眼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和我的父辈4个爸爸,让你明白什么才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白癜风那里好一点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这个国庆,太好哭了!

假期档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一出,瞬间破防!

前年《我和我的祖国》,唤起了全民的历史记忆;

去年《我和我的家乡》,用乡土情怀的笔调深触人心。

作为“我和我的”系列的第三部作品,这次大家看到的是“父母一辈”的可爱和伟大。

他们敢作敢当,用耐压的肩膀,扛起民族或家庭的一切重担。

他们目光远大,用明净深邃的双眼,触及天边,努力诠释“父亲”的身份。

他们是船,是帆,承载着孩子的期盼和理想,用特别的力量,带领孩子走进理想的彼岸。

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对孩子而言,父亲无法被取代。

父亲的爱里,藏着对孩子无限的祝福。

他无悔的关怀、无怨的付出、富有远见的教育,指引孩子的未来,伴随孩子一生直到永远。

01

父亲的“狠心”,造就孩子的担当

《乘风》篇,是抗日英雄、冀中骑兵团团长马兴仁和儿子乘风的故事。

父亲总是摆着臭脸对儿子。

以为儿子干活偷懒,二话不说,一脚将儿子踹进水里,没有半点父子之情。

在团里,儿子没有任何特殊待遇。

危难当头,他更是让儿子和三个精骑孤身涉险,为迁徙的村民找安全出路。

这些“狠”,潜移默化中练就了儿子一颗大无畏的心。

为了完成任务,儿子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脖子被子弹擦伤,再痛,咬牙忍着;

组织有需要,他随时能冲到最前头;

即便是,得用自己一条命换来全村人的安全。

影片中,马兴仁发现骑兵团和老百姓被日军包围,为了救村民,他放下极度的不舍,狠着心让儿子赴死。

当日军转移阵地,团团将儿子和其他精骑围住时,儿子一下子读懂了父亲的心思。

别无他想,乘着风冲到最前头,他最终英勇死在敌军手下。

短暂的一生,有着超越一切的勇气和担当。

是父亲的“狠”,让他在残酷的生存面前,临危不乱,坚守一名战士最初的信仰和担当。

总说那些能逼孩子迅速成长、独立,扛起责任的爱,都很“绝情”。

比如短片《不一样的父亲》里,父亲对儿子的“训练”。

每天,身边的同学个个都坐着豪车上学,只有他天天走路。

儿子跟父亲“抗议”,家里有车,为什么不让我坐车?

可父亲就是坚持要他用自己的双脚丈量走过的路,观察经过的地方,分清楚东西南北。

直到儿子和小伙伴们误入树林迷了路,父亲的教育终于发挥作用。

别人慌得六神无主,儿子却凭着记忆和父亲教的知识,冷静沉着走出树林。

育儿专家李跃儿说:“(父母)只有爱是不够的,他的爱必须是智慧的。”

特别的爱,特别狠。

有远见的父亲,注重孩子的未来,总狠着心教会孩子独立、勇气和担当。

02

父亲的品性,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爸爸,你到底是做什么的?”

“我是个诗人,我的工作,就是每天在天上写诗。”

这段浪漫的对话,来自《诗》篇里一对普通父子。

黄沙漫天的戈壁滩上,天真懵懂的儿子,根本不知道父亲母亲每天在忙什么。

只知道他们去一个厂里,那个厂,时不时会发出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一天,又是平地一声惊雷。

儿子习以为常,和妹妹度过一晚,醒来,发现母亲准备好了一桌肉菜,父亲的位置,从此空无一人。

原来,父亲是航天工程师,任务是把火箭送往天上。

试车失败,父亲为国捐躯。

虽然父亲不在了,但他身上的隐忍、对祖国的忠诚、对航天事业的热忱,成了孩子的榜样。

多年以后,这位父亲的小女儿,也效仿着他的步伐,成为一名航天员,用自己的双眼,看看父亲心之向往的太空。

诗人惠特曼曾写道:

“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最初看见什么,就变成什么……如果是早开的喇叭花,那么它会变成这个孩子的一部分。”

孩子心中,父亲伟岸又伟大,他的一言一行、思想和品质,总强有力地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

他的好品性,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还记得在“伤医”事件中被砍伤手的陶勇医生吗?

他曾是世界一流的眼科医生,让无数患者重获光明,却在事件中被砍伤手,从此告别手术台。

善良的他,没有心怀仇恨,抱怨命运的不平,而是选择放下,继续为需要他的人发光发热。

这一切,深深感染了女儿。

演讲台上,女儿坦言自己有过埋怨、质疑,“那个人为什么要砍我的爸爸”。

但爸爸不恨了,她就不恨了。

父亲是什么样,孩子就是什么样。

最好的教育,就是努力成为孩子眼里“早开的喇叭花”,尽心尽职,做好自己的本分。

孩子的眼睛是录像机,耳朵是录音机,父亲的典范,书写他的余生。

03

父亲的格局,决定孩子走多远

如果一个父亲,爱“吹牛”,总说一些现在根本不可能发生的事,孩子会怎么样?

在《鸭先知》篇中,赵平洋便是这样的父亲。

他说以后打电话不用电话线,黄浦江上会有大桥……一切,听起来荒诞可笑。

别人在嘲讽,在戏弄。

他始终把“我们要做,就是做第一只敢下水的鸭子”这句口头禅挂在嘴边。

具体怎么做?

赵平洋并不知道,眼前最大的难题,是要把滞销补酒卖掉。

于是,机灵脑洞大的他,带上儿子,一趟车一趟车地现场表演做宣传。

就算被人当场揭穿,他也没有气馁。

一计不行,再生一计。

偶然机会下,他意外发现“广告”的好处,想方设法集资、招募演员、找好道具和场地。

就这样,中国大陆第一支商业广告诞生了。

赵平洋更是凭借此役,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他的格局观,不仅让自己成为了“时代弄潮儿”,还开拓了儿子的视野,激励儿子成为建出全世界第二高大楼的工程师。

西南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副教授阳泽表示:

父亲对于孩子的气度、性格和思维方式的养成,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何情况下,父亲的人生态度和信条,都会以独特的方式,“遗传”到下一代。

青少年教育专家宁十一老师曾用石榴作比喻:

有三颗分别种在花盆、水缸和庭院空地里的石榴种子。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花盆里的石榴树最多半米高,水缸的则长到一米多,只有空地的能长到四五米高。

“父亲的格局如同石榴的栽种环境,将决定孩子最初的人生格局,也会决定孩子最终能走多远。”

教育路上,只有父亲拥有大格局,把目光放得更长远。

孩子的能量才能被激活,人生境界才能被拓宽,他的人生才有机会走得更远更长久。

04

父亲的支持,指引孩子未来的方向

知乎上有人问:“什么时候最能感受到爸爸存在的价值?”

一个言简意赅的回答,引来无数人点赞:

“在我感到迷茫的时候,他能用实际行动支持我,鼓励我,肯定我。”

简单的一句话,道尽了父亲的重要性。

在《少年行》篇中,男孩小小很早就没了父亲,但和父亲一样,热爱人工智能,闲来无事就爱研究机械和科技。

然而妈妈怕他没能耐,浪费时间还耽误学习。

就在小小倍感无助时,“爸爸”凭空而降,给他带来无限惊喜和希望。

这个爸爸,完全是小小的“理想型”。

酷帅动感、四肢发达、运动细胞超强。

更重要的是,爸爸是机器人,满足了他对未来科技的无限想象。

虽然爸爸也有很多不足,不会笑,不能碰水,没电会动不了。

但爸爸的出现和陪伴,就是对他最好的支持,一步步指引着自己未来成长的方向。

康涅狄格大学的罗纳教授和维内奇诺教授一致认为:

父亲给予孩子的爱、对孩子成长的参与,会给孩子带来独一无二的影响,这种影响与母亲对孩子成长的参与并不相同。

曾看过一个小女孩的故事。

刚从小学毕业,喜欢日语的她,不想去重点高中,而是希望能去专业学日语的普通学校。

日语翻译出身的妈妈,并不同意,认为学日语就业难,没什么出路。

好在爸爸民主,知道她喜欢,就大力支持,并鼓励好好利用自己的优势,学好日语。

有了爸爸的鼓励,她如愿入学,学得特别认真努力,还积极参加各种中日交流活动。

后来,她成了长驻日本的记者,搭建了中日友好交流的平台。

比起妈妈的担忧、操心,爸爸的心更大,对孩子支持的力量也更大。

教育孩子,只有理解和尊重,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

孩子探索人生的道路上,父亲的支持,就像一盏明灯,点亮孩子脚下的路,指引他前行。

05

心理专家胡慎之说:

“家庭的架构就像一栋房子的框架。如果父亲没有发挥父亲的职能,那房子的某一部分肯定是要坍塌的。”

一位好父亲,用汗水、青春和智慧,启发孩子的成长;

他认真践行职责,树立榜样,用爱引导孩子勇敢看人生百态;

不管何时何地,他都在孜孜不倦,努力奋斗着,换来孩子的快乐和幸福。

即便他的爱,含蓄又内敛。

却始终以最独特的方式,穿梭时光的年轮,跨过岁月的河流,激励孩子一生。

还有哪两个字,比“父亲”更能诠释一个男人的温柔,更直击人心?

我想,除了它,别无他名。

愿,在这个国庆假期里,每个爸爸都能珍惜和孩子共处的时间。

也愿每个孩子,都能真实读懂“父亲”这两个字的含义,用热情、感恩回报父亲的付出和爱。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