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云娥教授深耕眼视光领域,做民众全生命周 [复制链接]

1#

「眼科以疾病诊疗为主,而视光科以功能纠正为主,眼视光则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强调的是给患者提供一个从功能到器质性疾病的全方位的服务,一个全生命周期的眼睛守护。」医院(温州医医院)副院长赵云娥教授如是说。

近期,正值医院杭州院区建院十一周年庆,丁香园邀请到赵云娥教授,听她为我们分享她在眼视光学领域的技术经验、从医感悟和未来发展规划。

坚守医者初心,勇攀白内障领域医学高峰

在30多年的从医生涯中,赵云娥教授完成了难以尽数的白内障手术,帮助无数患者恢复了视力,甚至因此彻底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同时,多年的付出让赵云娥教授在患者心中树立了良好口碑,吸引了许多复杂白内障患者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这些患者的病情通常很复杂,也很棘手。不治疗,必然会很快失明;治疗,未必能改善,且手术风险很高。」而每每看到患者的痛苦和家属的渴望,赵云娥教授总是再三思量,反复研究,竭尽所能去为患者争取希望。「只要病人不主动放弃,我们作为救死扶伤的医生,又如何能轻易说放弃?」赵云娥教授不仅自己常怀此心,而且也如此教育诊疗团队中的其他医护。

面对复杂白内障患者,赵云娥教授团队首先会进行全面细致的病情评估,只要认为还有一线恢复或改善视力的希望,同时患者对疗效的预期在合理范围内,那么,无论手术难度多高、整个治疗过程多困难,整个团队都会全力以赴地为患者治疗。「曾经遇到过一个视神经萎缩、眼前节结构复杂、双眼仅正前方有一点微弱光感的严重白内障患者,手术诱发失明的风险极高。当时犹豫要不要给他做手术,患者说不怕手术导致失明,请求我们放手一试。令人惊喜的是,最终术后患者视力有明显改善。」对此,赵云娥教授感慨道:「患者的恢复其实很大功劳在于他自己,若不是他给予我们充分的信任,我们也没有足够的勇气去做这例超高难度的、似乎难以看到希望的手术。」这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正是因为医者时刻从患者角度考虑,治愈患者、帮助患者、安慰患者,才能够换来患者的高度信赖。「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为了不辜负患者的信赖,赵云娥教授及其团队多年来坚守初心,勇于开拓,力求把医术打磨得更加精湛。这种精心打磨也体现在临床科研上。比如他们自主设计研发的抛光器,实现了度前囊膜下上皮细胞去除,避免了以往白内障术后因为上皮细胞残留而可能出现的囊袋收缩综合征或后发性白内障,从而让患者拥有一双更加明亮清晰的眼睛。凭借着严谨的诊疗流程、丰富的手术经验、创新的手术方式和器械,赵云娥教授及其团队正推动着国内复杂白内障手术向精准化和个性化的的方向发展。就在今年,赵云娥教授受邀加入由人工晶状体发明者眼科教授HaroldRidley爵士创办的国际人工晶状体植入俱乐部(InternationalIntra-OcularImplantClub,简称为IIIC)。该俱乐部是业界最具声望的眼科医生俱乐部之一,一直秉持严格的纳新标准,其成员都是人工晶状体手术领域的专家大咖。目前为止,国内仅有寥寥数人加入了该俱乐部。赵云娥教授表示,「今后能够更加方便地与全球顶级的业内专家交流,同时有助于在国际学术界发出我们自己的声音,这就是我认为加入IIIC的最大意义。」

热心科普和公益,愿做民众眼睛的守护者

「白内障以老年人群最常见,该病药物治疗几乎无任何效果,如果老年人明白这一点,就不会花费冤枉的钱买眼药水或口服药了;再比如,羽毛球或玩具枪打到眼睛、筋膜枪按摩眼睛等行为均可能导致外伤性白内障,如果大众了解这些科普知识,就能大幅降低此类白内障的发生;还有,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鞭炮火药等对眼睛的伤害非常大且较难治,相信只要患者及家长高度认识到这一点,就一定会懂得加强这方面的防护。」赵云娥教授认为健康科普能够防患未然,也是医疗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赵云娥教授在做眼健康公益检查

医院杭州院区大力鼓励各个专业的医护人员开展多形式的科普宣教,比如门诊和病房的口头宣教,传统纸媒,电视、广播等有声媒体,微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