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8月18日),京东股价创新高,总市值突破亿美元,超过拼多多。而就在17日,京东集团发布的财报显示,第二季度,京东集团实现净收入亿元人民币,创中国零售及互联网行业单季净收入新纪录,同比增长33.8%。
作为京东回港上市后的首份财报,上半年的“战绩”可谓优秀。与此消息同时发布的,是此前被传最快今年底赴港IPO的京东子公司——京东健康与高瓴资本就京东健康B轮不可赎回优先股融资签订了最终协议。高瓴资本预期投资额超过8.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8亿元。
财报提到,交割后京东集团仍将是京东健康的控股股东。交割预计将于年第三季度完成。而就在去年(年)年11月,京东健康成功完成了A轮优先股融资,投后估值约70亿美元。作为由京东集团打造的第三只“巨型独角兽”,京东健康的发展饱受市场期待。
众所周知,在创投界,高瓴资本与京东已是长达十多年的老朋友。其中,年高瓴资本以3亿美金豪赌京东,狂赚数百亿美元成为了其创始人张磊经典投资的案例之一。
十年后,高瓴资本已在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药零售等领域累计投资了多家企业,总投资金额超过亿元人民币,投资企业总市值超过2.5万亿元,一举一动都影响着行业潮水的流向。
动脉网于7月30日发布的《高瓴亿医疗投资全解构,长期主义铺就“超长雪道”》一文中,详细梳理了高瓴资本近年来在生物医药板块布局的情况。此次落子京东健康,无疑是高瓴资本看好互联网医疗领域,加大对医疗全产业链布局的考量。
高瓴资本为何投资京东健康?医疗投资棋局已进行到哪一步?将拼出怎样的医疗未来?针对此,动脉网综合进行了梳理,以求对以上问题一窥一二。
高瓴资本意欲何为?
高瓴资本正在加速对医疗投资棋局的全方位把控。
在生物医药领域,高瓴资本投资了百济神州、恒瑞医药、君实生物、信达生物等企业;在医疗器械领域,心血管介入企业启明医疗、微创医疗,骨科企业爱康医疗、凯利泰等企业也获得了高瓴资本的押注;在医疗服务领域,高瓴资本投资了爱尔眼科、海吉亚医疗、锦欣生物等;在服务外包领域,高瓴资本押注了泰格医药、凯莱英、方达控股等。
其中,在医药零售领域,高瓴资本旗下专注大健康领域战略性投资与运营的实业公司——高济医疗自年末开始,便已开始介入并整合连锁药店市场。在两年多的时间里,高济医疗布局收购整合了上万家实体药店,遍及全国21个省市,70个城市,家供应商,导致中国连锁药店市场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年,高济医疗整合药店的总体营收达亿元,已成为全国领先的医药零售平台。
根据公开报道,年高济医药为了优化运营、管理结构体系,建立了多人的总部和四大区域管理平台,从总部到区域平台再到地级市公司的三级管理架构也打磨将近完成。另外,高济医疗还搭建了多人的技术团队,开发了多种工具,来更好地管理、服务旗下药店。
与绝大多数的财务投资者不同,高济医疗扮演着合作伙伴的业务伙伴这一角色,重点打造并完善行业相关平台、参与长期经营。不仅如此,高济医疗的创始团队大多来自国内顶尖的医药零售、医疗集团,他们在大健康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具有很强的运营和投资能力。
正如大量押注创新药企和器械企业,并做长线投资的逻辑一样,高瓴资本十分看好我国的医药零售市场。
目前,我国的零售药店的现状是“小散乱”,导致整个市场是以零售商的高毛利为导向,而忽视了消费者的需求。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医药市场具备整合优化的机会。
另一方面,由于医药零售市场尚未有大的资本力量入局整合,这使得医药连锁公司的融资频率较低且规模不算很大,市场机会充足。不仅如此,连锁药店作为医疗领域的巨大需求入口,其还可以拓展出慢病管理、药品福利管理等业务。
连锁药店成为了高瓴资本在医疗布局中不得不重视的一环。但在这之前,高瓴资本的第一步便是要做到规模化、全国连锁化的布局。当跑马圈地完成后,接下来便要考虑的是如何整合发挥出连锁药店的规模化优势。而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结合来进行商业化是一个不错的方案。
这或许对于高瓴资本来讲并不是什么特别困难的事情。首先,高瓴资本投资的众多企业中,不乏腾讯、京东、拼多多等这些互联网巨头。其二,高济医疗本身拥有人左右的信息化队伍,团队“基因”深深烙上了互联网印记。
此次投资京东健康,或许正是高瓴资本对这一路径的深入挖掘。
京东健康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布局
在巨头林立的医疗健康领域,京东入场稍晚。虽然保健品是京东商城在医疗健康领域当中经营最早的一个品类,可以追溯到年,但在年,京东才算是正式涉足医疗产业。
纵观其他互联网巨头,腾讯和阿里巴巴皆在年进军医疗,百度也于年1月成立百度医疗事业部。作为后入局者,京东健康做对了什么,让高瓴资本愿意豪注?
年5月10日,京东健康正式宣布独立运营。依托京东集团的各项能力和资源优势,京东健康在医药健康电商、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智慧解决方案四个业务版块基础上,逐步完善其“互联网+医疗健康”的产业布局,成为健康产业的优质企业。
具体到核心产品上,京东健康医院、京东大药房、第三方药品批发平台之一“药京采”、智慧医疗等。
虽然独立才一年,但今年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京东健康借着互联网医疗的潮起,迎来了高速增长期。根据京东披露的数据称,自1月下旬上线至4月30日,京东健康的免费在线问诊服务累计服务用户超过万人次。
之所以能服务如此大的问诊量,在于京东健康在医生资源上的多年积淀。公开资料显示,截止今年4月,京东健康在线问诊平台已有超过3万名医生(包括全职医生在内)注册执业,其中有62%医院,有80%是主治及以上级别。
为了能覆盖到更多疾病,京东健康也在持续布局。今年6月,京东健康开设中医会诊中心和耳鼻咽喉智能医疗健康服务中心,每个中心均聘请了国内的顶级专家入驻,为全国患者提供在线问诊和疾病管理服务。包含这两个中心在内,京东健康应用程序内的在线虚拟专科中心已涵盖心脏病、精神心理、糖尿病、肾脏疾病、儿科、肿瘤疾病、妇产科等领域。
在药房板块,京东大药房已经构建起线上线下一体化的、以零售为核心的医药全渠道通路,全面覆盖重、急、慢不同时效场景。并且,京东大药房还首创“专业服务型医药健康零售”模式,不断提升药品可及性和患者依从性。
京东健康合作伙伴大会上,京东健康医药部总经理金恩林表示,京东大药房的收入已超过一心堂、老百姓、大参林和益丰大药房四大零售连锁,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医药零售渠道,京东健康零售合计占据医药零售15%以上份额。根据京东发布的年Q3财报显示,京东大药房也是目前中国收入规模最大的线上药房。
今年“6·18购物节”当天,京东大药房慢病用药成交额同比增长%,跨境药品日均成交额增长20倍,O2O购药服务“京东药急送”成交额是去年同期的倍。
除此之外,在智慧医疗方面,京东健康医院推出人工智能药学知识图谱“PharmCoo”。PharmCoo是基于药学知识库和真实世界数据,结合语义理解、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的药学知识图谱,能够为各方提供高效便捷的合理用药和智能处方审核等服务。
根据京东健康CEO辛利军在年7月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的情况,京东健康当年全年的业务收入超过亿元,且已经实现了盈利。其中,医药零售是京东健康的营收主力,占比90%以上。
“互联网+医疗健康”布局的逐步完善,以及优良的业绩表现,使得京东健康在今年8月4日以亿元人民币估值位列《苏州高新区·胡润全球独角兽榜》第35,同时成为胡润百富榜上最年轻的独角兽,也赢得了此次高瓴资本的重金押注。
就在高瓴资本宣布投资京东健康的第二天,京东健康于8月18日宣布正式上线家庭医生服务产品——“京东家医”,希望打造家庭医生行业范本模式和标杆。
虽然有着不错的业绩表现,但做互联网医疗的那么多,高瓴资本为什么偏偏看中的是京东健康呢?
超58亿投资,为什么给到京东健康?
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是近百年来人类遭遇的影响范围最广的流行病,疫情变化引发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