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圳医改观察AI为医改开良方 [复制链接]

1#
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丨深圳报道

今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深圳独特的改革土壤,曾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如今,这座改革的“排头兵”又“先行”,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改革同样“敢为人先”。

日前,《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往深圳实地采访发现,围绕“三医联动”、“分级诊疗”、“创新监管”等命题,诸多做法都有不少亮点可寻。

深圳一方面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把公共卫生服务资源和重心下沉到社康中心、提升医疗信息化水平互联互通;另一方面通过科技手段建立医疗机构执业监管平台,有效改善“监管数据黑盒”状况,帮助监管者及时、精准监管,不断提升医疗监管智慧化水平。

病人不跑、数据来跑——AI赋能社康中心

深圳市福田区中航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摄)

在中航苑社康中心,不少人排队进行免费OCT眼底筛查(《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摄)

9月23日一大早,深圳市福田区中航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眼科前就排起了队,人们来这里做一个免费体检项目——OCT眼底筛查。

眼底病是一系列眼后段疾病的总称,是全球最重要的致盲元凶之一,大众常常耳闻的“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均属于此。年的数据显示,眼底病成为老年致盲的第一因素。

“OCT就相当于给眼底拍X光片和做CT,通过查看视网膜的情况来检查眼底有没有发生病变、缺损等,以及时干预,预防眼盲。”中航苑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主任陈海飞介绍说。

正如CT一样,OCT眼底筛查是一种常规的检测手段。但OCT机器价格不菲,动辄数百万元一台。此外,OCT阅片需要医生在眼底展现出的多层断面结构上进行诊断,非常依赖经验,这导致阅片经验丰富的医生非常稀缺。因此一般的基层医疗机构实力薄弱,很难“接得住人”,所以即便是这样一项基本筛查,人医院——这种现象几乎是各地通病。

眼病筛查对于致盲性眼病的防控至关重要。陈海飞说,筛查能迅速找到可疑患者并进入下一步转诊流程。如果能有效开展定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或能挽救致盲性眼病。

今年该中心开展眼底筛查公益活动,针对社区服务辖区范围内的老年人进行免费OCT眼底筛查。社区居民只需要在手机上下载社康通APP就可进行预约。这项筛查,如果自费,要花费多元。

作为深圳市医防融合的子项目,中航苑社区健康服务医院合作,筛查后的影像片都会上传至智能眼科云平台,经过专家远程阅片后确认高危人群。

那么,面对更广泛的人群,阅片医师工作量负荷会陡增吗?答案是否定的,人工智能筛查系统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里的人工智能,就是“平安智慧医疗眼部OCT筛查系统”——将OCT眼底检查和AI病灶筛查无缝结合的人工智能影像筛查系统。高质量的眼科AI模型将专家的智慧标准化、技术化,将需要眼科专科医生才能开展的临床诊断,转变为通过人工智能进行眼底病筛查,减少了眼科专科医生的工作强度,

事实证明,人工智能阅片的“放大效应”十分显著。

“由人工智能先筛一遍,把阴性的排除,我只需要分析阳性的结果就可以了。这就减轻了传统的阅片工作量。比如我一天要阅张,但经过AI筛选之后,我一天只要阅张,工作效率提升了10倍,精力就更集中了。”医院眼底病专家郑磊说,“AI筛选的正确率,我做过验证,在95%以上。”

郑磊介绍,确认筛查结果呈临床阳性之后,社康中心会给患者发转诊卡,后者再通过绿色医院。如此一来,就实现了医疗资源的有效配置。

年8月,医院与平安智慧城市签署协议,联手打造“智慧眼科医联体”,双方以智能眼科筛查为切入点,通过医院牵头的深圳市眼科医联体,打造眼科智能筛查、诊疗平台,探索建立深圳市眼病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的医联体协作模式。

陈海飞向记者表示,(这项筛查)对群众来说,疾病可以早发现;对基础医生来说,可以更早地甄别患者;而对专科医生来说,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投入更多的精力到非机械性的工作上去。如此一来,就实现了医防融合的目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病人不跑,数据来跑。在“OCT”及“人工智能”的的帮助下,实现了社康中心、医院之间的线上联动。如今,这套智能眼科云平台已进驻深圳市中航社康中心、景狮社康中心,实现筛查人群超过人,筛查为阳性的超过人。

深圳通过赋能社康中心,用好这些密布基层的“卫生根系”,可以快速地实现社区人群覆盖,无疑为紧张的医疗资源打开了“泄压阀”,真正把患者真正留在了基层,从而助力分级诊疗落地。

数据上传、实时监管——智慧平台打开“数据黑盒”

此前,诸如“手术台上加价”、“无证行医”等耸人听闻的消息总是不时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近年来,随着就医需求的增加,社会办医蓬勃发展,不少民营医疗机构“野蛮生长”,经营仍然存在“多乱差”现象。

具体而言,因诊所往往缺乏具备资质的医生,因此出租、出借、转让《医师执业证书》等“挂证”行为经常发生;部分诊所出现违规收费、乱收费、诱导消费和过度诊疗等行为也很常见;另外服务差、诊疗质量差,部分诊所药品采购渠道不明,药品、试剂和医用耗材存在“三证”不全,部分器械存在高压灭菌不规范等情况都时有发生。

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对基层监管人员而言,按照传统的监管方式,确实“力有不逮”。

龙华区卫健局规财科信息组负责人陈海辉直言,龙华区民营诊所有家,但数量是动态的,开业、关闭经常发生,基本保持在家以上。而卫监所的人力配置,即使扩充之后也只有多人,另外监管业务范围还包括辖区学校的游泳池水质等,管理难度很大。

福田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连平亦坦言,“我们区社会医疗机构有多家,将近家,30多名执法人员要每天走一遍是不可能的,不可能天天盯着。”

此外,很多民营医疗机构的运营并不规范。“有的诊所连电脑都没有,随便写个方子,也不保留;有时收费以现金结算,没有存根。”陈海辉说,执法人员因而更多是事后监管,收到了投诉、出了事才能发现问题。

对此,近年来国家卫健委及地方颁布多项监管政策,要求对社会办医加强监管并创新监管模式。

去年12月,深圳市卫健委公布《深圳市促进诊所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诊所要建立信息系统,各区卫生健康行政管理部门要建设医疗服务监督平台。

陈海辉介绍,龙华区卫健局联手平安智慧城市,应用AI人脸识别、机器学习、分布式、微服务、云计算等近20项新技术,创立了全国首家民营医疗机构服务监管一体化平台。云诊所服务品台+民营医疗监管平台。

在龙华区卫健局,陈海辉为记者展示了正在使用中的“民营医疗机构监管平台”。

点开“事后监管”板块,即可查看辖区所属机构预警处理信息,具体到所处区域、医疗机构名称、预警类型、预警时间、响应时间及处理人等。

他调取了该所一名执法人员的数据,屏幕显示,9月23日上午8时30分,执法人员徐东方收到预警短信提醒,提示民治街道某医疗机构“最新年检页过期”。8时48分,徐东方到现场处理完毕。

单次诊疗总费用超额即时反馈、药品进销存全称追溯、智能身份识别监管医师在岗动态、实时监控处方用药违规使用情况、医疗机构违规/投诉分析、AI数据模型自动生成机构画像……龙华区通过打造全流程智能化监管模式,相当于打开了监管的“数据黑盒”,事前准入、预警提醒;事中管控、违规检测;事后追溯、智能分析、风险预测,三重监管,有效保障医疗质量安全。

福田区则在平安智慧城市帮助下建设并启用了“医智健——社会办医监管平台”,通过搭建完整、全面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使监管事项标准化,实现对执业人员的量化管理,确保辖区医疗机构依法依规开展各项诊疗活动。

“利用信息化监管手段,能够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郭连平举例说,医智健平台每个月会自动生成报告,根据预设参数,系统AI会自动为每家医疗机构进行评分,医疗机构执业情况一目了然。此外,通过平台发现违法违规线索后再去现场调查,就不用像以前那样把所有精力分散到几百家机构里面,可以实施精准打击。

数据显示,龙华区已于年9月底上线诊所服务+监管平台,目前注册试点机构超过家,就诊人次已达20万以上,已采集身份信息的医师人,试点机构通过云诊所系统开出了张电子处方。

福田区医智健平台已接入诊所超过家。在二期项目实施中,将对全区家诊所全接入。注册医师总数人,就诊人次达50万以上。

深圳市福田区卫生监督所副所长郭连平(左)和同事利用“医智健——社会办医监管平台”在线监管辖区医疗机构。(《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谢玮摄)

责编:杨百会

(版权属《中国经济周刊》杂志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