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WHO爱眼协会公布:因蓝光及辐射每年导致全球超三万人失明,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数据显示:在中国4.2亿网民中,63.5%的网民因蓝光、辐射有视力下降、白内障、失明等不同程度的眼疾。蓝光危害如此之大,95%人却对此浑然不知,宣传和普及蓝光知识,并做好相关预防措施显得非常重要。
何为蓝光?
蓝光是最靠近紫外线光波及能量最高的光,波长在~nm之间,在人眼感观中呈现蓝色。长久接触蓝光同样会对视网膜造成损害,严重者会导致视力受损,引发黄斑病变,可能会出现红眼,眼干,眼涩,视力模糊,视力疲劳,头、脊背、肩膀及颈椎疼痛等症状。研究显示,蓝光不仅存在于太阳光中,还大量存在于电脑显示器、荧光灯、手机、数码产品、LED显示屏、浴霸、投影仪、激光笔、手电筒等。
蓝光对人体危害较其它波长的光线更为严重,短波蓝光具有极高能量,能够穿透晶状体直达视网膜,对视网膜造成光损伤,直接或间接导致黄斑区细胞的损害,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引起视觉模糊及眼部不适、影响睡眠、导致白内障术后的眼底损伤。
如何防止蓝光危害?
补充叶黄素和鱼油;
坚持良好的用眼习惯;
避免在黑暗中直视数码产品;
戴防蓝光镜片的眼镜。
值得一提的是,过滤蓝光和近视眼镜是两回事,不近视的人也应该注意保护眼睛,免受蓝光的伤害。在使用电脑或手机时,佩戴一副防蓝光眼镜,可以大大减轻蓝光对眼睛的刺激,减缓眼睛酸涩、眼胀、疼痛等不适症状,缓解眼睛疲劳;夜晚开车时,有效减少眩光对眼睛的刺激,提高远景对比度,驾驶更安全,眼部更舒适。
医院集团河北省区副总院长、石家庄医院副院长宋秀君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留美博士后,河北省突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年考取世界卫生组织奖学金于-年赴美国休斯敦大学研修。-年美国贝勒医学院眼科博士后。任中华眼科学会防盲学组委员、省眼科医师协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委员、省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省残疾人协会副会长。从事眼科临床40余年,发表论文篇,16篇被SCI收录;主编论著3部,参编10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市厅级科技成果奖14项。